在问题中探索 在探索中前行
发布日期:2024-01-06
浏览量:570
关于南昌会议的左思右想
南昌会议在团结、胜利、圆满、成功的欢欣鼓舞中落下帷幕,各分院队伍各自带回,生活复归于平静,一切照旧。然而,新媒体伟大得令人措手不及,在大会结束数日后,全网持续发酵,将南昌会议的激情澎湃再次推向风口,或许,这才是此次盛会的热血沸腾所在。
我很难定义这次年会的完整主旋律,全网一边倒地认为: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、大咖云集,或是班子改组新人就位,或是殊荣各有所望,各自抱得荣誉归。虽然是各自捉刀、自抒己见,但总感觉是一篇通稿中摘下来的几筐果实,我知道这种说法并不讨喜,无奈陋习难改,随喜。先是会间剑钊院长戏谑我说:“你总把出席证带在右边,是个右派。”不以为然;后来在选举投票前,为了拍照效果的整齐划一,周涛院长监督将出席证调整至左边,才恍然大悟,思维原来也是种难改的习惯,深以为然。这让我忽然想起了高铭先生的一本心理学笔记《天才向左,疯子向右》,那就权当是我的“蜂言疯语”吧!
之所以称其为南昌会议,实在是因为会议名称太长,偷懒称呼的结果,南昌会议事实上由三台会议所组成:中国策划研究院第七届院务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、数智与科技点燃未来创新论坛、以及第十八届中国策划年会。换届是规矩,论坛是亮点,年会是惯例,看不出有什么纷呈的精彩,与往届相比也伯仲难分。若非得要冼炼一炫目的聚焦点出来,这大概应该算新技术的出现,无须平台中心,即可无缝连接全网,达到快捷传播的目的,为此,很多未达现场的同仁,通过直播也感受到了现场的热浪。另外,就是将华焰企业的华火电燃灶的经销商招商大会与策划大会合并开,这或许才是这次南昌会议的创新热点,无论是否有拿人钱财替人业消灾的一声叹息(因为华焰企业是此次会议的赞助商),仅仅从面子工程的角度看,非常高大上,尤可美其名曰:是一次策划人牵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,策划大家直接对话企业家,现场解决企业实际难题,直击企业痛点,既是策划人观摩学习的机会,又极大地鼓舞了经销商的热情,如此两全其美,甚或几全其美,让人不点个赞都不好意思,事实如何?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罢了。
二十余年来,中策院的策划年会开了十八届,如果没有三年口罩或其它因素的羁绊,应该超过二十届了,它既是成功策划人开示晚生的道场,又是失意策划人心灵的港湾,更是绝大多数在策划道路人禹禹独行的探索者一年一度兄弟伙们的“杀猪饭”。年复一年,概莫能外,不同的是“杀猪饭”吃出了新花样。今年的南昌会议,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是:改革、改变、改造,真可谓“兵马未动,口号先行”。可喜的是,史建华院长旗帜鲜明地果断提出了:“年会必须彻底改变年会就是聚会的固化观念······”,在这个韭菜逐向葱蜕变的时代,这当头的棒喝,难道真的不能警醒我们点什么吗?当口号般的顶层设计排山倒海向我们袭来时,策划人更应坚定的是脚踏实地的底层逻辑。
中国策划研究院是一个公司性质的离岸组织,但采取的是社团管理的模式,历经二十余载的风雨兼程,已然成为了中国策划界的一面旗帜,中国策划人抱团取暧的大本营,经过多年的探索、实践和发展,在虚拟企业管理模型的应用中,在国内属走在前列的佼佼者,但在行为冲突管理方面,一直是中策院不可回避的短板,这就是年年喊“三改”,效果不突显的症结所在。一个全国性的组织,不能老是在“发帽子、印本子、压章子”的层面上玩游戏,更应该在做好机构组织建设的同时,为团队创造“赚票子”的机会,不是有话这么说吗?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,都是耍流氓。南昌会议提出之改,兴许正要从此开始。
诚然,中策院成立以来,成功演绎了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豪情,但不可回避地遗忘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悲催。当有一天,年轻的声音被无情地打断,真实的强音不再震撼古老的灵魂,那么,盛会可能会成为最后的剩会。
但愿,生存与毁灭不再是问题。
中国策划研究院总技术督导委员会 总督导长:冉升
2024年1月6日
上一篇 : 年度盛会之后的冷静思考
下一篇:重庆分院分享项目将年会精神落到实处